光激活酶试剂盒Takara Clontech

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理Takara酶试剂盒全线产品,欢迎访问官网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和订购。

光激活
品牌 Code No. 产品名称 包装量 价格(元) 说明书 数量
Clontech 632584 pPAmCherry-N1 Vector 10 μg ¥7,730 光激活 光激活 光激活
Clontech 632585 pPAmCherry-C1 Vector 10 μg ¥7,730 光激活 光激活 光激活
Clontech 632586 pLVX-PAmCherry-N1 Vector 10 μg ¥9,096 光激活 光激活 光激活
Clontech 632587 pLVX-PAmCherry-C1 Vector 10 μg ¥9,096 光激活 光激活 光激活
Clontech 632588 pPAmCherry-Mem Vector 10 μg ¥7,730 光激活 光激活 光激活
Clontech 632589 pPAmCherry-Actin Vector 10 μg ¥7,730 光激活 光激活 光激活
Clontech 632590 pPAmCherry-Tubulin Vector 10 μg ¥7,730 光激活 光激活 光激活
Clontech 632591 pPAmCherry-Mito Vector 10 μg ¥7,730 光激活 光激活 光激活
收藏产品 加入购物车
 
注意:购买以上产品,需要填写专利确认书
 
产品详情请点击:光激活
 
 

页面更新:2020-01-17 10:59:11

炎症小体的激活与组装

炎症小体的激活与组装

炎症小体依赖于一个“两步”活化模型。不过每个炎症小体都有独特的传感器激活和平台关联机制。这些传感器既可以直接与它的激动剂结合,也可以依赖于另一种分子。ASC接头蛋白对于某些炎症小体的组装是必需的,但也可以不参与或完全缺乏于某些炎症小体的组装。不同炎症小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特定的保守结构域发生。各种激活和组装策略可能经进化,演变成能对威胁做出及时的响应。

“两步”激活模型

启动(Priming)和激活是所有炎症小体都需要的两个步骤。首先,启动步骤可以视为一种必要的调节,以避免不必要的激活。它允许炎症小体组装和下游信号所需蛋白的转录上调。一旦启动,传感器将保持在自动抑制但对信号敏感的状态。它们通过直接的配体结合或间接的细胞内事件被不同的PAMPs或DAMPs激活。

第二步激活,是诱导启动后的传感器进行翻译后修饰(PTMs),导致去抑制的构象变化。这是传感器寡聚化和炎症小体平台组装的起点。下文我们详细介绍了NLRP3、NLRC4和CASP-11/4/5炎症小体的独特激活和组装机制。

NLRP3炎症小体

NLRP3炎症小体是最被研究透彻的经典炎症小体。然而,关于NLRP3激活的确切机制仍存在争议 [5, 38]。NLRP3可以被一系列结构上和化学上无关的刺激物激活。这些刺激物可以是无菌的(例如尿酸晶体、β-淀粉样蛋白、胆固醇晶体)、来自微生物(例如造孔毒素、离子通道激活剂)或环境的(例如石棉、二氧化硅)[5]。目前的认知是NLRP3不直接与这些分子结合。相反,它感知下游细胞溶质应激信号,如K+ 外排 [5, 38]、外化线粒体心磷脂和氧化线粒体DNA,后两者在一些研究中被认为是NLRP3的“最终”配体 [39-41]。

NLRP3是一种拥有三个结构域的蛋白,包含LRR、NOD(或NATCH)和PYD结构域(见第4页)。由于NOD和LRR结构域之间的内部相互作用,NLRP3被自动抑制为闭合构象 [42]。NOD结构域的ATP结合和水解允许NLRP3变成开放构象 [43]。此外,PTMs由不同的刺激物驱动,这些刺激物可以靶向NLRP3结构域中的特定残基 [38, 44, 45]。例如PRR配体(如LPS或Pam3CSK4)的刺激,可以在NOD结构域中导致JNK1介导的S198磷酸化以及NLRP3去泛素化 [44]。一旦LRR结构域被暴露,它就与NEK7(NimA相关蛋白激酶7)结合。NEK7对于桥接相邻NLRP3亚单位之间的间隙是必需的,不过,这种相互作用发生的时间和位置尚未完全阐明 [25-27]。NLRP3的激活会使炎症小体开始组装。NLRP3-PYD结构域招募ASC,然后通过其CARD结构域与pro-caspase-1结合。CASP-1受邻近诱导进行自溶性活化,从而使细胞表面形成GSDMD孔,允许IL-1β/IL-18和警报素分泌,最终导致细胞焦亡 [5, 46]。

细胞器在NLRP3炎症小体组装中起关键作用 [5, 47]。启动和激活信号一同协调NLRP3炎症小体成分在线粒体、内质网(ER)和高尔基体的亚细胞定位。至于是否存在多种细胞器的机制去调控NLRP3炎症小体组装则还在研究中 [48]。

炎症小体的激活与组装

NLRP3炎症小体已被发现有不同的启动机制。长时间的TLR刺激(>3小时)可以触发NF-κB介导的新NLRP3分子转录 [44, 49]。短时间的TLR刺激(<1小时)较可能触发MyD88或TRIF介导的NLRP3蛋白PTM [44, 50]。PTM介导的NLRP3启动可能已经进化到允许即时的炎症反应发生。另外,转录介导的启动可以通过上调NLRP3和效应分子的表达,来增强炎症反应。近期也有研究显示,至少在体外的人类单核细胞中,TLR介导的启动对于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并不是必需的 [51]。

重要的是,非经典炎症小体CASP-11/4/5炎症反应也能触发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和组装(见下文)。

NLRC4/NAIP炎症小体

NLRC4感测细胞内细菌分子,如属于运动器官的鞭毛蛋白,或来自细菌III型或IV型分泌系统(T3SS或T4SS)的内杆和针状蛋白。更具体地说,NAIP与其相应的配体直接结合后,再结合NLRC4。另外,人源和鼠源的NAIP表达存在差异。人源基因组只表达一种NAIP,作用于NLRC4上游并与上述激活剂结合 [7, 52]。这种独特的人源NAIP存在两种异构体,且对感知鞭毛蛋白和T3SS蛋白有不同的亲和力 [52]。而小鼠表达多个NAIPs,它们对每个配体都表现出不同的亲和力;例如NAIP1对T3SS针状蛋白具有较高的亲和力,NAIP2对T3SS内杆蛋白具有较高的亲和力,NAIP5和NAIP6对鞭毛蛋白具有较高的亲和力 [8-11]。尽管NAIPs和NLRC4的转录调控仍缺乏文献记载,但最近发现鼠源NAIPs的本底表达至少依赖于IRF8 [53] 。

炎症小体的激活与组装

NAIPs和NLRC4拥有相似的LRR和NOD结构域,其中LRR结构域是令它们处于自抑制状态所必需的 [8, 54-56]。此外,NLRC4还有一个CARD 结构域。一旦配体结合到NAIP的NOD区域,处于自抑制状态的NAIP就会伸展出来,暴露出NOD结构域 [55]。被激活的NAIP通过NOD-NOD相互作用募集NLRC4启动子(promoter),迫使NLRC4开放。而活化的NLRC4利用其暴露出来的NOD表面与其他NLRC4分子发生骨牌反应,形成组装炎症小体平台 [56]。NLRC4的CARD结构域聚集后会使NLRC4聚合化,NLRC4/NAIP复合物然后可以通过直接的CARD-CARD相互作用或通过ASC接头蛋白与pro-caspase-1结合 [15, 56]。

CASP-11和CASP-4/5非经典炎症小体

鼠源CASP-11和人源CASP-4/5同时作为传感器和效应蛋白分子,形成非经典炎症小体。CASP-11是在感染革兰氏阴性细菌小鼠模型中首次被发现能感应细胞内的LPS,且不依赖于细胞表面的LPS受体TLR4 [57, 58]。此外,CASP-11和CASP-4/5会驱动GSDMD介导的细胞死亡和CASP-1依赖性的IL-1β/IL-18分泌 [22]。

LPS的识别和caspase的寡聚化都是被CASP-11/4/5的CARD结构域所介导,它们也是使其自身亚单位进行自催化激活所必需的 [29]。这些活化的caspase会切割GSDMD,最终诱导细胞焦亡的发生。与CASP-1不同,CASP-11/4/5不会将pro-IL-1β和pro-IL-18切割成成熟形态 [59]。当质膜形成GSDMD孔,会释放出作为应激信号的胞浆成分。K+外排会促使NLRP3炎症小体组装和CASP-1介导的IL-1β/IL-18分泌 [38, 60]。不过,关于CASP-11/4/5确切的激活机制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细胞外LPS通过细菌OMV的摄取(见第13页)或细胞内细菌的溶解进入胞质 [57, 61]。之后的事件会涉及鸟苷酸结合蛋白(GBPs)和干扰素反应基因B10蛋白(IRGB10)的参与。GBPs积聚在吞噬体膜上,促使细菌产物(如DNA、LPS)释放到细胞质中 [62]。它们会通过招募IRGB10参与穿透细胞内细菌膜 [63]。GBPs也被认为能促使CASP-11与LPS疏水脂质A的相互作用 [64]。

人源CASP-4/5和鼠源CASP-11的本底表达会因细胞类型而有所不同,它们的表达可在使用各种TLR激动剂(如LPS和Pam3CSK4)和干扰素(IFN-β和IFN-γ)预处理后获得上调 [22, 65-67]。同样,GBPs和IRGB10也受干扰素转录调控 [67]。

既然人类基因存在着两种CASP-11相似的蛋白,这就引申出CASP-4和CASP-5在功能上是否具冗余性的问题。目前有体外实验显示要应答转染的LPS,最低限度也需要CASP-5,但在小鼠感染伤寒沙门氏菌的情况下CASP-5则是必需的 [68]。CASP-4和CASP-5在体内细菌感染中的确切作用还待进一步研究。

更多资料或相关产品信息请咨询Invivogen中国代理商-上海金畔生物

参考资料:

5. Swanson, K.V., M. Deng, and J.P.Y. Ting,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9

7. Yang, J.,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 110(35): p. 14408-14413.

8. Kofoed, E.M. and R.E. Vance, Nature, 2011. 477(7366): p. 592-595.

9. Zhao, Y., et al., Nature, 2011. 477(7366): p. 596-600.

10. Rauch, I., et 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6. 213(5): p. 657-665.

11. Zhao, Y., et 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6. 213(5): p. 647-656.

15. Xue, Y., et al., Trends in Immunology, 2019. 40(11): p. 1035-1052

22. Kayagaki, N., et al., Nature, 2011. 479(7371): p. 117-121.

25. He, Y., et al., Nature, 2016. 530: p. 354

26. Sharif, H., et al., Nature, 2019. 570(7761): p. 338-343.

27. Thornberry, N.A., et al., Nature, 1992. 356(6372): p. 768-774.

29. Man, S.M. and T.-D. Kanneganti,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5. 16(1): p. 7-21.

38. Yang, Y., et al., Cell Death & Disease, 2019. 10(2): p. 128.

39. Iyer, S.S., et al., Immunity, 2013. 39(2): p. 311-323.

40. Elliott, E.I., et al.,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8. 200(9): p. 3047-3052.

41. Zhong, Z., et al., Nature, 2018. 560(7717): p. 198-203.

42. Tschopp, J. and K. Schroder,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0. 10(3): p. 210-215.

43. Duncan, J.A.,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104(19): p. 8041-8046.

44. Groslambert, M. and B.F. Py, J Inflamm Res, 2018. 11: p. 359-374.

45. Kelley, N.,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9. 20(13): p. 3328.

46. Platnich, J. and D. Muruve,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19. 670.

47. Hamilton, C. and P. Anand, . F1000Research, 2019. 8(676).

48. Chen, J. and Z.J. Chen, Nature, 2018. 564(7734): p. 71-76.

49. Bauernfeind, F.G., et al.,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9. 183(2): p. 787-791.

50. Lin, K.-M.,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111(2): p. 775-780.

52. Kortmann, J., S.W. Brubaker, and D.M. Monack,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5. 195(3): p. 815-819

54. Hu, Z., et al., Science, 2013. 341(6142): p. 172-175.

55. Tenthorey, Jeannette L., et al., Molecular Cell, 2014. 54(1): p. 17-29.

56. Zhang, L., et al., Science, 2015. 350(6259): p. 404-409.

57. Kayagaki, N., et al., Science, 2013. 341(6151): p. 1246-1249.

58. Hagar, J.A., et al., Science, 2013. 341(6151): p. 1250-1253.

60. Broz, P. and V.M. Dixit,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6. 16: p. 407.

61. Kaparakis-Liaskos, M. and R.L. Ferrero,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15. 15: p. 375.

62. Meunier, E., et al., Nature, 2014. 509(7500): p. 366-370.

63. Man, S.M., et al., Cell, 2016. 167(2): p. 382-396.e17.

64. Santos, J.C., et al., The EMBO journal, 2018. 37(6): p. e98089.

65. Bian, Z.-M., et al.,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11. 52(12): p. 8646-8656.

66. Rathinam, Vijay A.K., et al., Cell, 2012. 150(3): p. 606-619.

67. Christgen, S., D.E. Place, and T.-D. Kanneganti, Cell Research, 2020.

68. Baker, P.J.,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5. 45(10): p. 2918-2926

Jaceosidin;棕矢车菊素

Jaceosidin;棕矢车菊素

货号:
IJ0050

品牌:
Jinpan

Jaceosidin;棕矢车菊素

暂无详情
产品简介
MDL MFCD01081948
别名 合金欢素
英文名称 Jaceosidin
CAS 18085-97-7
分子式 C17H14O7
分子量 330.29
纯度 HPLC≥98%
单位
生物活性 Jaceosidin 是从 Artemisia vestita 中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可激活 Bax,下调 Mcl-1 和 c-FLIP 的表达,诱导癌细胞凋亡。Jaceosidin 具有抗癌和抗炎作用,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激活 NF-κB,抑制 COX-2 的表达。[1-3]
In Vitro Jaceosidin(30,50,75μM)诱导人肾癌Caki细胞凋亡24 h后,对正常细胞无明显影响[1]。 Jaceosidin(75μM)通过Bax激活降低MMP水平并导致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中[1]。 Jaceosidin介导的细胞凋亡参与Mcl-1,c-FLIP表达的下调,这是通过抑制NF-κB和/或Sp1转录活性来实现的[1]。 Jaceosidin对HES和HESC细胞具有细胞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52.68和55.10μM,治疗48 h后对Hec1 A和KLE(分别为IC50,70.54,147.14μM)的细胞毒性较小[2]。
In Vivo Jaceosidin(10,20 mg/kg,po)抑制小鼠的COX-2表达和NF-κB活化[3]。 Jaceosidin(20 mg/kg,po 2小时)可减轻大鼠后爪水肿体积[3]。
SMILES O=C1C=C(C2=CC=C(O)C(OC)=C2)OC3=CC(O)=C(OC)C(O)=C13
靶点 Bcl-2 Family
数据来源文献 [1]. Woo SM, et al. Jaceosidin induces apoptosis through Bax activation and down-regulation of Mcl-1 and c-FLIP expression in human renal carcinoma Caki cells. Chem Biol Interact. 2016 Dec 25;260:168-175.
[2]. Lee JG, et al. Jaceosidin, isolated from dietary mugwort (Artemisia princeps), induces G2/M cell cycle arrest by inactivating cdc25C-cdc2 via ATM-Chk1/2 activation. Food Chem Toxicol. 2013 May;55:214-21.
[3]. Min SW, et al. Inhibitory effect of eupatilin and jaceosidin isolated from Artemisia princeps on carrageenan-induced inflammation in mice. J Ethnopharmacol. 2009 Sep 25;125(3):497-500
规格 5mg 10mg 20mg

Jaceosidin 可激活 Bax,下调 Mcl-1 和 c-FLIP 的表达。

检测炎症小体的激活及监测方法

检测炎症小体的激活及监测方法

炎症小体的激活有多个重要的特征,如ASC斑点的形成、促炎性细胞死亡、具有生物活性的IL-1β/18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HMGB1的表达。为了检测这些关键的特征,InvivoGen开发了体外研究炎症小体激活中最常用的人源THP-1单核细胞系模型和广泛用于报告系统的人源HEK293胚胎肾细胞系所衍生的细胞工具。

检测炎症小体激活的方法

1.使用RT-qPCR检测NF-κB诱导的pro-IL-1β和NLRP3上调

2.使用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术监测细胞系中ASC斑点的形成

3.使用 Western blot 检测 caspase-1 的裂解或 pro-IL-1β/IL-18 的成熟

4.使用ELISA测定IL-1β、IL-18或HMGB1的释放

5.使用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或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焦亡

6.使用检测IL-1β、IL-18分泌的报告细胞系

以上方法各有利弊,可以适当的结合这些方法来检测炎症小体的激活。

实时监测ASC斑点

THP1-ASC-GFP Cells

THP1-ASC-GFP细胞可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中ASC斑点的形成。它们以依赖NF-κB的方式稳定表达ASC::GFP融合蛋白。在诱导剂如Poly(dA:dT)的刺激下,炎症小体的激活可以通过观察荧光ASC斑点的组装来分析,不会干预炎症小体的应答。

检测炎症小体的激活及监测方法

产品名称 产品货号 规格
THP1-ASC-GFP Cells thp-ascgfp 3-7 x 106 cells

监测细胞焦亡

THP1-HMGB1-Lucia™ Cells

THP1-HMGB1-Lucia™细胞是一种可靠、方便的定量检测细胞焦亡的工具,能取代测定LDH活性的经典方法。此测定依赖于细胞溶解介导的HMGB1警报素,通过与Lucia荧光素酶的融合来测量其释放。THP1-HMGB1-Lucia™细胞经LPS启动和炎症诱导剂如Poly(dA:dT)处理后引发细胞焦亡,从而释放HMGB1::Lucia到细胞外环境中。通过测量QUANTI-Luc™检测试剂产生的光信号,可以简单监测上清液中HMGB1::Lucia的水平。

检测炎症小体的激活及监测方法

产品名称 产品货号 规格
THP1-HMGB1-LuciaTM Cells 3-7 x 106 cells thp-gb1lc

实时监测IL-1β和IL-18的分泌

InvivoGen已开发出报告细胞系,能简单、快速、可靠地检测和定量具有生物活性的人源(h)或鼠源(m)IL-1β和IL-18。这些细胞来源于人源胚胎肾HEK293细胞系。在激活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后,它们表达由NF-κB/AP-1诱导的分泌型碱性磷酸酶(SEAP)报告基因。使用QUANTI-Blue™溶液检测试剂可以很容易地监测上清液中的SEAP水平。

检测炎症小体的激活及监测方法

HEK-Blue™ IL-1β Cells& HEK-Blue™ IL-1R Cells

这些细胞可以监测样本中的hIL-1α/β、mIL-1α/β。两种细胞系均表达内源性人源IL-1受体(hIL-1R)。HEK-Blue™ IL-1β细胞对人源IL-1异构体的敏感性高于鼠源的异构体。我们建议使用此细胞系来进行人源炎症小体细胞实验(例如THP1衍生分析,见第6-7页),测试上清液样本。HEK-Blue™ IL-1R细胞被稳定转染表达mIL-1R,赋予对mIL-1β更高的敏感性。因此,该细胞系更适合于从小鼠的血清或细胞突变物中检测IL-1β。然而,它们的高灵敏度可以导致一些细胞(例如RAW264.7衍生细胞)出现高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细胞系都可以用来评估样本中IL-1α警报素的水平。HEK-Blue™ IL-1β 和 HEK-Blue™ IL-1R细胞检测一种亚型的特异性可通过在分析中加入针对另一种亚型的中和抗体来评估。

检测炎症小体的激活及监测方法

HEK-Blue™ IL-18 Cells

这些细胞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细胞实验平台,监测样本中hIL-18和mIL-18的浓度。HEK-Blue™ IL-18细胞经转染稳定表达hIL-18受体。这些细胞对hIL-18比mIL-18敏感。

使用Invivogen的细胞因子传感器细胞

1.检测具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

2.具成本效益

3.短时间的实验操作

4.肉眼可视化实验结果

5.高灵敏度、高动态范围

6.适用于药物筛选(正常或高通量筛选、药物效应动力学等)

相关产品:

产品名称 规格 货号
HEK-BlueTM IL-1β Cells 3-7 x 106 cells hkb-il1bv2
HEK-BlueTM IL-1R Cells 3-7 x 106 cells hkb-il1r
HEK-BlueTM IL-18 Cells 3-7 x 106 cells hkb-hmil18

文献参考:

Martine P. et al. 2019. Cell Death Dis. doi: 10.1038/s41419-019-1491-7. HSP70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Metho S. et al. 2019. Mol. Cell. doi: 10.1016/j.molcel.2018.11.08. The Crohn’s disease risk factor IRGM limits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by impeding its assembly and by mediating its selective autophagy.

更多详情请咨询Invivogen中国代理商-上海金畔生物

Human Activin A (激活素A) ELISA KIT

Human Activin A (激活素A) ELISA KIT

货号:BSEH-038-96T

规格:96T

品牌:Biosharp

ELISA KIT又称为ELISA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实验方法,且因其试剂稳定、易保存,操作简便、结果判断客观等已广泛应用在免疫学检验的各领域中,得到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的认可和应用。
ELISA的基本原理是双抗体夹心法,将样本加入预包被了抗原或抗体的酶标板里,然后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从而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与样品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样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Biosharp ELISA KIT覆盖人、小鼠、大鼠、猪、通用等多种物种,产品达1000多种。每一个产品均经过严格的质检,结果稳定,重复性和线性范围好,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应用广泛,涉及免疫学、神经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等多个科学领域。

货号 BSEH-038-96T
规格 96T
品牌 Biosharp
说明书下载 点击下载